大仇得报未央获罪 铁证如山信任仍在
李未央呈上了手印和口供,向魏帝解释。魏帝相信了未央的解释,并逼问未央是不是凉国公主。原来常茹早通过昭仪娘娘把未央的真实身份告诉了魏帝,在这种情况下,未央坦然承认自己就是心儿公主,并将叱云南的所作所为告诉了魏帝。与此同时,太子府的拓跋浚听闻天牢起火,忍不住担心未央的安危。他出门时,遇上了来找他帮忙的敏德,又收到了魏帝的传召。
当日未央被押入天牢,奏折也留在了拓跋浚那里。魏帝传召他,就是要他呈上奏折。拓跋浚奉旨连夜入宫,把奏折交了出来。魏帝看完奏折后震怒于叱云南竟然意图谋反,未央请求魏帝昭告天下为大凉皇室雪冤,但魏帝认为这会让他成为受百姓耻笑的昏君,明确地拒绝了她。
不过,魏帝答应废除凉奴制度,让凉人享受和大魏子民一样的待遇。在复仇和百姓之间,未央最终选择了百姓,她向魏帝叩首谢恩。之后,未央再次被投入大牢,魏帝表示在抓到杀害太子妃的真凶之前不会放她离开,更不允许她在拓跋浚面前自证清白,他要拓跋浚恨未央,毕竟未央是一个亡国公主,跟身为大魏皇长孙的拓跋浚根本不可能在一起。
第二日,魏帝在朝堂之上将叱云南封为护国公,命他前往幽州上任,同时令他交出虎符。此举明升暗降,叱云南意识到魏帝对自己已经产生了信任危机。几日后,叱云南在侍卫的护送下赶往幽州,路上却遭到魏帝派来的蒙面人的行刺。他知道魏帝已经容不下自己,该来的终究躲不过。身为大将军,叱云南的身手自是不凡,他以一当十,打退了刺客,但也受了伤。他负伤逃到河边,遇到了假扮艄公的君桃。君桃带着满腔的恨意与叱云南大打出手,她的剑刺中了叱云南的腹部,但她自己也身受重伤,与叱云南一起落水。
追击过来的侍卫们目睹了这一幕,事后回禀魏帝,叱云南已为未央的护卫君桃所杀,君桃也死了。魏帝顺水推舟,以未央纵容手下杀害护国公的名义,判处未央三日后斩首。由于在围场时,魏帝金口一诺,答应过不殃及李家,所以李家逃过了一劫。但除了七姨娘和老夫人之外,其他李家人都明里暗里幸灾乐祸。敏德则第一时间前往太子府求拓跋浚为未央求情,拓跋浚其实也相信未央的清白,哪怕铁证如山。
可是,拓跋浚的求情也改变不了魏帝的主意,他自诩是天下至尊,怎么可能容许别人挑战皇权。不仅如此,魏帝还下令不许任何人为未央求情,违者同罪论处。绝望的拓跋浚默默地离开了皇宫,来到天牢看望未央。未央正在牢房内思念拓跋浚,她并不怕死,但不希望带着拓跋浚对自己的恨意离开。沉浸在悲伤中的未央没有发现拓跋浚,拓跋浚也没有上前,只是站在不远处深情地望着一身囚衣的未央,望着这个他发誓拼死守护的姑娘。
刑场行刑刀下留人 拓跋浚为未央牺牲幸福
边境的拓跋余大获全胜班师回朝,魏帝龙颜大悦,允许其提出一个要求,并恩准平城大宴三日。回到南安王府的拓跋余知道叱云南事情败露,随后发现藏在密室中的奏折不见了,细问承安便知被常茹偷走了。这时,李常茹来王府向拓跋余道喜,拓跋余愤怒地给了她一个巴掌,斥责她害死了对自己大大有利的叱云南。
常茹解释自己这样做是为了让兵权落入拓跋余手中,但拓跋余一眼看穿她是在争风吃醋。常茹坦诚确实有私心,但她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拓跋余。她提醒拓跋余,如果要救未央,他之前的苦心就会白费。
第二日就是未央行刑的日子,心急如焚的拓跋浚求见拓跋余,想让其替未央求情。拓跋余以公事繁忙为由让他在外等候,他也真的就这么一直等着,从白天等到黑夜,又从深夜等到黎明,拓跋余才终于愿意见他。
为了救未央,拓跋浚愿意付出任何代价。拓跋余同意替未央求请,但是要拓跋浚一个月内迎娶李长乐,且终身不得对未央说出实情。叱云家已然失势,拓跋浚这个时候娶了李长乐,就等于提醒那些想支持他的大臣要重新考虑。明知拓跋余此举是要自己退出太子之位的争夺,拓跋浚还是答应了下来。
随后,拓跋余立刻前往宫中求魏帝饶未央一命,并说出君桃刺杀叱云南之时未央身在牢狱根本无法指使,如今斩杀未央只会引来国民抗议。与此同时,未央已经在刑场等候行刑。白芷和七姨娘哭喊着她的名字,百姓也议论纷纷。敏德假扮成侍卫在围观人群外,等着劫法场。拓跋浚也混在人群中,手中的匕首攥得紧紧的。未央没有发现拓跋浚,还以为他真的如此恨自己,连看一眼自己都不愿意。
正午已到,监斩官宣布行刑,未央绝望地闭上了双眼。在七姨娘和白芷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,刽子手举起了大刀。这时,准备动手的敏德却被焦统领打昏带走了,正当拓跋浚要丢出匕首时,拓跋余策马而来,带来了圣旨。魏帝最终决定饶未央一命,但将她贬为了浣衣局的低等宫女。
在浣衣局,未央只是一个卑贱的奴婢,不再是公主也不再是李家大小姐。亲眼看到未央平安的敏德决定与焦统领回柔然,他跪求九公主帮忙照顾未央,并托她转交了一封告别信给未央。